临沂人才招聘广告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资讯] 费县这些地名,列入保护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23-11-20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市民政局发布通知,公布《临沂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费县”“祊河”“白石屋”“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等地名入选。

费县,原名作鄪(bì),为东夷古国,春秋时称鄪邑,战国时称鄪国,西汉置费县,至今有2200多年的建县史。费县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素有“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之称,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颜真卿,明代廉吏王雅量的故里。费县是革命老区,是著名的大青山突围战发生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费县县域文化丰富,既有华夏文化、齐鲁文化、沂蒙文化的缩影,又有独自的特色,拥有剪纸、刺绣、泥塑、布艺、靠山梆子等极具传承价值的民间文化艺术。被评为千年古县、中国红色地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祊(bēng)河,费县境内主要干河。清代光绪《费县志》载“祊水,源出大筐崮,因流经祊邑而名(祊邑即今费邑)”。费县境内有“乾隆皇帝过祊河”的传说,有乾隆所作《渡祊河》诗一首:“郑宛归鲁泰山祊,因以名河出大匡。清浚合流波益浩,万松如在水中央。”

617.jpg

白石屋,位于费县薛庄镇,原村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因村内有自然形成的白石棚,形如房屋得名。1940年,为打击对抗“黄沙会”,由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阮若珊执笔,与李林共同作词,在上白石屋村的民房中,编写出《反对“黄沙会”》一歌,歌词浅显易懂,曲调宛转悠扬,受到当地人民群众喜爱,并很快传唱开来。之后对歌词进行修改并易名《沂蒙小调》,汇编入《垛庄战斗组歌》之中。1953年秋,对歌曲再次进行修改,定名为《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作为一首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成为沂蒙山区红色文化的标志,享誉国内外,白石屋作为《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对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载体意义。1999年9月26日,费县县委、县政府在白石屋建起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纪念亭纪念碑,2003年费县《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被临沂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位于费县薛庄镇大青山一带。1941年年底,侵华日军对沂蒙抗日根据地发动了“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11月29日,抗大一分校移驻费东县大青山西侧的胡家庄、大古台一带。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八路军一一五师、山东纵队等后方机关也相继转移到大青山地区。日军连夜调集重兵,以一个混成旅团的兵力合围大青山。30日,被围机关和后勤人员在抗大一分校校长周纯全等指挥下,同装备精良且有备而来的一万多名日伪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殊死拼杀,最终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抗大一分校以牺牲300多人的较小代价,换取了近万人的胜利突围,保存了山东抗日武装的领导机关和大批有生力量。

为铭记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抗大精神,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于2011年8月启动建设,2012年12月开放。纪念馆以“理想信念”为主题,以大青山胜利突围战为主线,全景展示了战斗中抗大一分校学员和山东党政军机关人员不畏强暴、舍生忘死、顾全大局、英勇抗战的革命英雄事迹,诠释了英烈们“坚定的信仰”“必胜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和沂蒙军民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鱼水深情”。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9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2015年11月23日,被国防大学命名为传承抗大精神教育基地。

原标题:《费县这些地名,列入保护》

返回顶部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