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我在临沂 返回首页

沂蒙画派的个人空间 https://www.ly263.cn/?6961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沂蒙画派:沂蒙山大系统的文化艺术单元

已有 223 次阅读2020-6-4 17:55 |个人分类:沂蒙画派| 沂蒙画派, 刘阳

沂蒙画派:沂蒙山大系统的文化艺术单元

——沂蒙画派创始人刘阳先生访谈

易者

 

 

20194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在法国巴黎通过决议,正式批准:山东临沂所辖沂蒙山为世界地质公园。

为此,走访了1986年创立沂蒙画派、沂蒙画派创始人刘阳先生,他认为:沂蒙山是山东的、也是世界的。

众所周知,沂蒙画派:是国家版权局认证认证1986年由沂蒙画派创始人刘阳先生创立。30多年始终以沂蒙山为创作主体,弘扬沂蒙精神,创作了大量表现沂蒙自然山水、人文风情的中国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书法)、油画。已出版专著多部、举办画展五十多次。刘阳先生创立的沂蒙画派,为不断发现、挖掘、丰富沂蒙历史、文化、艺术,做出了努力与贡献。

沂蒙画派、刘阳先生的艺术风格与技巧、作品体系,早已融入沂蒙山的大系统之中,成为沂蒙文化艺术单元整体的一部分,与象征及符号。

就沂蒙山大系统的构成单元,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

1沂蒙山的自然地理单元

山东临沂及所辖沂蒙山,地处中国版图南北的中点, 属于北方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山东东南(鲁东南),东临黄海,南与江苏苏北连云港、宿迁接壤。面积17191.2平方公里,人口1124万,是山东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辖3区(兰山、河东、罗庄)9县(沂水、蒙阴、费县、平邑、沂南、莒南郯城、临沭、苍山<兰陵>)。沂蒙山主体(山地、丘陵)面积148平方公里,大多在临沂所辖9县之中。

沂蒙山是泰(山)沂(沂蒙山)山系的一部分,多石灰岩山体。蒙山、沂水,是沂蒙山的由来与重要组成部分。

沂蒙山特有的“崮”的地貌与“崮文化”:崮,是古生代寒武纪石灰岩经过抬升与切割、侵蚀溶蚀等自然条件作用下形成的:立于山或丘陵顶部的平顶崖壁。沂蒙山素有72崮之说,多集中在蒙阴、沂水、费县,其中以岱崮、孟良崮为代表。因石灰岩易被侵蚀,所以沂蒙山有很多奇崛的景色与角落。

2沂蒙山的风物、风情、风俗单元:

山东与沂蒙山,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沂蒙山的行政辖地临沂(古称“沂州”),自古是北通潍坊、青州,南达江苏的商埠与中转地,所以手工业、商业也比较发达。2005年前后临沂大建设,成为山东乃至北方最大的小商品批发集散地,不仅改善、富裕了临沂,也带动了中原、苏北、北方的经济发展。

沂蒙山物产丰富:农作物、蔬菜、水果、养殖是农业的支柱产业。

A保留使用古汉语的沂蒙山的语言文化:沂蒙山很多地方的语言,即使在偏远村镇,至今仍有古汉语形容词、感叹、疑问虚词,句尾词缀的遗存与使用:如“彤红”(很红)、“焦黄”(很黄)“黢黑”(很黑)、“ 绿”(很绿);“不管乎”(不行)……

B沂蒙山的饮食文化

煎饼为代表的面食:山东面食全国有名,因水土好,所生长的作物非常健壮,几乎全国很多地方所需米面、蔬菜,都是所以山东供应的。临沂是煎饼的发源地,可以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古法烙煎饼,并不是用稀面糊,用刮子在铛上摊的。而是在泥糊的灶上,放置半寸厚的圆铁板(沂蒙人称“鏊子”),再将和好的面团(白面、玉米面、小米面、杂粮……),用手在鏊子上滚动、搓揉,形成薄如纸的煎饼。因煎饼薄、易风干,不易发霉变质,易保存,一般一次性烙出几十、上百张。并不像如今很多煎饼摊,夹裹各种菜。只是用餐时,大多卷上大葱,就着菜使用。煎饼很耐嚼,对牙齿很好。

除此之外馒头、包子、烤排、面条、水饺,也是沂蒙人的家常便饭。

沂蒙山人与山东及北方很多地方一样喜食肉,包括:鸡、鸭、猪、牛、羊。羊肉汤在山东各个地方都很常见,沂蒙山也不例外,都是山上放养的牛羊,新鲜、纯正。

沂蒙人常食用的还有有:糁(读sa,用鸡肉、羊肉、牛肉熬制):用肉加汤熬制;炸昆虫(蝎子、蚕蛹、蝉、蚂蚱);渣豆腐(用豆渣与各种菜炒、熬制的菜粥);及沂蒙特产八宝豆豉。

石碾(磨)在沂蒙很常见,至今每个村里仍有人在使用它碾压新打下来的粮食。

3沂蒙山的历史、文化、艺术单元:

山东的历史文化悠久,从石器时代大汶口、龙山、中国传说中最早的35帝就有“舜”帝“躬耕历山”(济南)及东夷文化(伏羲、蚩尤),到东部临海有东夷国。山东境内很多地方都曾经是小国:如临沂所辖费县,曾是费国。山东文化,尤以春秋战国时期,最为多姿多彩:战国7雄,有2个在山东(齐国、鲁国,并形成以后山东的别称“齐鲁”),出现了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人物:曲阜儒家孔子;滕州墨家墨翟(墨子);东营滨州兵家孙武(《孙子兵法》)…… 

沂蒙山其他还有:汉墓、三国智圣诸葛亮;影响中国书法艺术至今的晋代书圣王羲之、唐代书家颜真卿等等人物。

临沂费县是著名的《沂蒙小调》诞生地。孟良崮、红嫂是红色文化的代表。

徐公砚:有多种颜色,多为不规则形状,在唐宋时期,既已闻名。

山东是孔儒的发源地,所以历代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

一个地方、一个人,之所以能在历史上产生影响,自有其特殊性与意义。

当代有很多人,用毕生努力影响改变了历史:导弹专家钱学森;毕生研究水稻的袁隆平;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

刘阳先生与他创立的沂蒙画派,30多年,在不断形成与完善“现实的哲理、浪漫的敏感、象征的朦胧、荒诞的解构”艺术思想与技巧体系的同时,始终如一的坚持走创新之路。刘阳先生创立的沂蒙画派书画艺术的独特创新大致如下:

1、题材创新。刘阳先生与他创立的沂蒙画派作品题材,从1986年开始,将从未有人表现的沂蒙山,通过用中国画的笔墨、油画的色彩,着力用大构成、大块面、大色彩,以达到沂蒙山水疏旷、宏大的效果与韵味。

2、构成创新。构成是指:A题材选取的布置,B整幅作品的构图、设置。刘阳先生与他创立的沂蒙画派作品的构成,吸收围棋的用边与黄金分割比例,整体中有重点,重点中亦有重点。同时利用边的空间的边际效应,通过用笔、墨、色的节奏、内容的旋律、物象的方向、光影色彩的递进,将视线引到画外,延伸了情节感,拓展了欣赏与想象空间。

3、造型创新。造型是指:A物象自然结构、形象、比例、透视、动态,B艺术化结构、形象(包括变形、符号化提炼)、比例、透视、动态,C点、线、面的造型方法。中国画多用线条造型,西方水彩、油画则点、线、面互用。造型不是抄形,需要有专业造型基础,与变化提炼能力。刘阳先生与他创立的沂蒙画派作品中的物象造型,是根据作品需要,通过改变物象比例、透视、形状、及色彩、光影,实现的。造型最关键的是:在科学的结构与美学基础上,突出强化物象规律化的趣味,而不是随便乱来。造型直接影响作品的深度、寓意,及风格特点。

4、透视创新。中国画是散点透视,也就是画中物象,根据需要任由作者任意上下左右排列组合;西方水彩、油画是科学的焦点(一点)透视。刘阳先生与他创立的沂蒙画派作品,是在传统中国画散点透视的基础上,吸收、融合西方绘画与摄影的焦点透视,及俯视、仰视、侧视等多种视角,从而拓宽了视觉空间与层次。

5、笔墨创新。中国画历来注重用笔、用墨。用笔即用笔的方法(笔法),是指用笔的力度;用墨,则是指用单色墨,造型、勾画、点染、渲染,这其中用水调和是关键,浓、淡、干、湿有墨分五色之说。中国传统水墨画,最大的问题是,对物象结构研究不足,过分强调“写意”的不求甚解,及所谓过于盲目与随意的“空灵”的留白,以至于导致以“笔”、“墨”,掩盖对结构把握的欠缺,看似表现的内容铺天盖地,却常常流于空泛、薄弱,缺乏力度。用笔的能力与程度,决定了水墨的趣味与效果。刘阳先生与他创立的沂蒙画派,在继承吸收龚贤、黄宾虹、齐白石、李可染等先贤,用笔灵动或的层层积染的基础上,更加灵活的用水用墨,达到匠心与天成有机融合的 境界。

6、色彩创新。中国画中写意画、水墨画,多以单色墨为造型、勾画、点染、渲染的主要方法,追求“雅”或“淡”。但是淡雅,并不等于色彩单一、单调。西方水彩、油画,则讲究科学的色彩关系与整幅作品的调子(色彩倾向)。中国画对色彩的理解有些过于极端,要么以中国画工具材料的宣纸、水墨是特色、认为“水墨”是中国画的“魂”,对色彩加以排斥;要么在对色彩关系、科学规律、色调,及用色彩造型缺乏了解、研究,只知物象的“固有色”,或是盲目照搬西方水彩、水粉、油画色彩的使用。乱用色彩,导致脏、乱、腻、花。刘阳先生与他创立的沂蒙画派,长期坚持每一幅作品以一种颜色为主色调,同时融入其他色彩,做为微调与补充,既保持作品的通透、洁净、清爽,又丰富丰厚。从而达到表现四季、晨昏、阴晴与光、色的最佳效果。

7、线条创新。中国画自产生之日起,千百年一直是用线条造型。刘阳先生自幼习书法,对点、线有极深刻的理解。而他线条技巧的升华,是在大学时期,他通过有人推的装满湿砂子的小推车轮,留在地上的那种压力、力度、拧曲的痕迹,受到启发。所以先生作品的线条,弹性与张力十足、变化无穷。

8、光影创新。中国画历来只画形、色(随类赋彩),不画光与影;西方水彩、油画,则在注重科学解构的基础上,更注重科学的光影关系(有光才有物象)。光影引入中国画,是受近现代西方绘画、摄影影响。光是造型的基本手段,没有光,黑黢黢一片,不可能有物象外形形象,也就不可能有“意”的传递。但中国画对光影的理解,却始终处在“一点光源”的被动与教条的之中。如同好的摄影作品,恰恰是通过对主光源、固有色、反光、环境影响等光线的发现与使用,达到最佳效果。光,不仅塑造了物象的外形,也塑造并影响物象的色彩,甚至思想深意。所以在刘阳先生与他创立的沂蒙画派作品中,会有很多种光的形式出现:或一片天光穿透云层直泄而下、或如舞台一束光线斜射而出、或受阳光、环境影响的彩色雾霭蕴韵无限……

9、抽象与化、符号化创新。中国绘画从宋代文人艺术,到明、清的写意与意象画,及西方现代艺术的符号化、抽象艺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直到21世纪的今天,仍有很多人看不懂意象、抽象艺术。所谓“抽象”艺术的规律,不外乎是:要么取物象局部;要么打破种类界限,将物象结构、形象、色彩变形;要么重新加减组合与重叠……。刘阳先生与他创立的沂蒙画派作品的抽象与符号化,包括:A通过比例、透视变化,将物象重新变形;B根据作品需要,人为改变与调整色彩关系;C通过设计方向、动态、空间及笔墨、光影、色彩,重新组合物象关系,并预留出欣赏空间。

10、签名创新。中国汉字特性,决定了自古产生的特有的书法签名与印章。秦汉以前,多是自皇帝到臣子的政令与商人的信用凭证,多用金属铸凿,并未用于艺术品上。中国书画注重在作品上签作者姓名、字、号,或是室名,始于宋元文人自刻印章与加盖印章之风,经明清一直延续至今。由加盖作者姓名印章的补充与趣味,衍化成以示郑重与真伪。刘阳先生作品的签名,不再是以往题写作品名称与签名的“落款”模式,更多的是有感而发、信手拈来。不是为了签名而签名,而是将签名补充成为作品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11、艺术思想创新80年代香港陈余生等先生,将刘阳先生艺术思想与技巧体系归纳为:现实的哲理、浪漫的敏感、象征的朦胧、荒诞的解构“。其实不论自然、社会、人、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每时每刻都是在现实与幻象中纠结。顺应规律、不断完善,就成为最重要的“适者生存”的特质,顺应便可平和、平淡、平静,便可静观、内省,便可见本性、真性,便可不矫饰。经过提炼的“真”与“朴”的简洁与纯粹,是艺术思想最初元的原动力。才会永持不重复与不断变化的创新的丰富、丰满。刘阳先生创立沂蒙画派后,在不断拓展、完善艺术思想的同时,也将齐鲁、沂蒙的知礼、朴实、踏实、肯干、奉献的精神,有机的融入他自己与沂蒙画派的整体思想之中。

12、文化内涵创新。中国书画,自古分为官宦士大夫、与文人、及匠人之作,历来文化人是创造、创新与提出并探索、完善观念、概念的主流(能写会画的古代官宦士大夫,亦大都是经科举为官的文化人)。宋元以来提倡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文人画,更加注重文化气息与笔墨情趣。随时代变迁,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当下,并不是会背、会写几首古人的诗词,就能唬人那么简单了。综合文化素养、眼界、生存背景、价值观念、态度、与专业标准、水准能力,是艺术创新内在的核心。同时,现时代材料的更新,发现、融合、完善多种元素与文化含量技巧、方法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用现代人的视点、思维、方式,表达、表现,新的题材、内容、规律、趣味,是当代艺者需考虑与要做的。

刘阳先生与他创立的沂蒙画派,将掌握与理解的古今诗文、书法、篆刻、中国画、水彩、油画、版画等多种艺术元素,甚至其他学科的概念与方法,将取舍与精致,有机的融合起来,不断创造变化的多维艺术感觉与空间,总能令人领略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高度、深度、广度。

刘阳先生认为:创立画派不断变化、创新的30年,沂蒙作为艺术题材、载体的空间、内容是相对固定的,是具体的创新,是历史的必然,仍需不断提升与完善,已是历史。而未来广义的创新,则是要用毕生精力,在不断变化的中外自然、社会,从多时空、多种材料、多种观念、方法、技巧的关注与有效实践的事。需要有更广博、精深的综合文化、专业知识、技能,作为补充,以更大的胆气、能力、实力,更精准的观察、思考、行动,在不断客观、清醒的认识过去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否定与完善自我,甚至包括那些已取得的成绩、成就,才是真正意义上创新与高度所必需的。

作为沂蒙山文化、艺术单元不可或缺的沂蒙画派与刘阳先生沂蒙作品,将继续描绘大美沂蒙山,为促进沂蒙山的文化、艺术环保,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与贡献。随着沂蒙山走向世界、载入世界史册,沂蒙画派与刘阳先生的整体综合艺术思想、艺术体系、作品,也将成为世界艺术殿堂的瑰宝。

 

评论 (0 个评论)

返回顶部找客服微信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平台资质|法律声明|隐私保护|Archiver|我在临沂 ( ICP备案/许可证:鲁ICP备11031198号 )

GMT+8, 2024-4-20 14: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20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