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mysky 发表于 2017-7-1 14:45

沂蒙精神:写在红色故土上的忠诚与担当



六月的山东沂蒙大地,山青水秀,农田里的庄稼茁壮成长,村民劳作的身影若隐若现,一片勃勃生机;四通八达的公路上,南来北往的物流货车川流不息,一幅繁忙繁荣的景象;在这块当年遍地英雄的革命老区,全国各地前来瞻仰凭吊的游客、学员不期而遇,同样的感受、共同的信念在此汇集升华。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铸就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不仅是沂蒙人民的精神财富,是山东人民的精神财富,更是我党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第九十六个生日来临前夕,2017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代表团在蒙山沂水间,重走红色道路、重访先烈故里、重温入党誓词、体验改革发展成就。北京市网信办党组书记、主任,首都互联网协会党委书记、会长佟力强表示,此次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成立“北京媒体沂蒙革命老区教育基地”,既是向建党96周年献礼,也是为了搭一个传承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平台。

烈士之风,山高水长。熠熠生辉的沂蒙精神,是写在红色故土上的忠诚和担当,始终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老区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谱写着新的辉煌篇章。



在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一个个催人泪下、惊天动地的故事,一位位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红嫂,诠释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八个字的深刻内涵。

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自己家4个孩子因照顾不周不幸夭折;抚养42名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拥军支前的“沂蒙六姐妹”……她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英雄女性的群体。据不完全统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红嫂几乎承担了作战部队所有的后勤工作,她们共做了315万双军鞋、122万件军衣,碾米碾面11716万斤,动员参军参战20万人,救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瓦解敌方9.8万多人。

新时期,沂蒙人民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大力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涌现出了“沂蒙新红嫂”“山东省十佳兵妈妈”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王换于当年告诉儿媳妇:“咱的孩子死了,咱还可以再生。烈士已经牺牲了,咱要是给人家养不活,人家就没有后代了!”正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戮力支持,山东党政军在血与火的岁月里,成为中国革命版图里重要的一个战斗堡垒。

毛泽东同志说:“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习近平总书记对沂蒙精神作出重要指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这也正是我们今天为何来沂蒙红色故土寻根的原因:沂蒙精神是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也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文化的影响力,是恒久的。

1940年,为揭露“黄沙会”这一民间武装组织的反动面目,驻扎在白石屋村的北京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团长袁成隆等人,在借鉴传统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创作了歌曲《反对黄沙会》,这是《沂蒙山小调》的前身。文工团团员阮若琳唱了这首歌曲,群众听后情绪激愤,当场就有300多人报名参军。后来这首歌经过不断地修改加工,大约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形成了今天这首传唱神州大地的红色经典歌曲《沂蒙山小调》。

如今,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费县白石屋村,只要有参观者来到此处,“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青山那个绿水哎……”悦耳动人的歌声在山坳里回响。

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沂蒙山小调》传唱六七十年,方兴未艾。这就是文艺作品的力量,这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其实,跟创作文艺作品一样,新闻工作者也应该遵循“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样的要求。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在沂蒙大地上诞生了《沂蒙山小调》《跟着共产党走》等知名革命歌曲,全国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大众日报》也在此创刊,书写着新闻史上的使命担当。1939年元旦,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机关报《大众日报》创刊后,大众报人一手拿笔采访,一手握枪杀敌。据统计,大众日报社在战争年代共有530余名干部、职工在工作和战斗中英勇捐躯;历史更不会忘记,160多位沂蒙乡亲为了帮助报社埋机器、藏纸张、掩护伤员而壮烈牺牲。这在中国报业史上至世界报业史上都是罕见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沂蒙精神发端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和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已经成为文化自信的一个具体体现,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北有平型关,南有大青山。

临沂费县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里,一件件老照片、油画、浮雕、实物,为代表团成员们重现了那场壮烈的战斗。1941年11月30日,抗大一分校及中共山东分局、省战工会、一一五师等机关近6000人在大青山地区与敌遭遇,其中战斗兵力仅600余人,其余绝大部分都是学员、机关后勤人员甚至伤员,而日伪军的精良武装兵力5000人有余。我方以伤亡800余人的代价换来了其余5000多人的胜利突围,粉碎了敌人合围的阴谋,成功保卫了山东省党政军机关,保存了山东的革命骨干力量。

面对侵华日军的“铁壁合围”大扫荡,付出巨大牺牲换来了成功突围。我们在为革命先烈致哀的同时,也从中汲取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处于爬坡过坎期,扶贫进入攻坚阶段,我们也须拿出“大青山胜利突围”的决心和勇气。

临沂是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上世纪50年代以来,沂蒙老区人民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以“改山山低头,改河河变样,改地地增产”的豪情,通过大扶贫、大开发,实现大发展,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1995年,临沂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2012年,在中央召开的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省唯一的一个“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条件限制,截至2015年底,全市还有省市贫困户25.5万户,贫困人口44.2万人,贫困人口数量占全省的1/6。全市脱贫攻坚工作面临数额大、难度大、投入大、稳定性差、贫困群体主观能动性弱“三大一差一弱”的特点,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

2016年以来,临沂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不让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殷切嘱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战略布局,以“走在前列、带个好头”为目标定位,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一丝不苟“摘穷帽”、全力以赴“拔穷根”,2016年,全市减少贫困人口29.1万人,圆满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突围!在新长征路上,沂蒙精神继续给予我们强大精神动力、信念支撑和力量之源。



1938年9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派兵去山东”。12月,八路军第115师第685团即到达山东湖西地区。翌年3月1日,八路军第115师师部和第686团在陈光、罗荣桓率领下进入山东。在此前后,八路军其他主力部队为发展山东的抗日游击战争也相继到达山东,极大地增强了山东的抗战力量。1945年8月13日,在莒南县大店镇成立的山东省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政府。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一直十分关心关怀,多次就山东改革发展作出指示,对山东发挥“领头雁”作用寄予厚望,对山东“走在前列”的要求一以贯之。在视察山东一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又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大局出发,对山东“走在前列”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指示。

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把“走在前列”作为长期坚持的目标定位和根本要求,贯穿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一次老区行,一生沂蒙情。

老区人民用热血把忠诚和担当写在八百里沂蒙大地上,“北京媒体沂蒙革命老区教育基地”的落成必将成为加强党性教育的生动课堂,传播弘扬沂蒙精神的优秀平台。

不吵不闹不炫耀 发表于 2017-7-1 14:45

看到这样的帖子,某真是感动的眼泪哗啦啦的,啥也不说了,回去找纸巾擦擦眼泪!

怕瓦落地 发表于 2017-7-1 16:25

看起来好像不错的样子

偿命百岁 发表于 2017-7-2 08:03

我见过好帖,却没见过这样的好帖,简直震惊了,激动得字也打不出来,无奈之余,就快速回复吧!

天然呆 发表于 2017-7-2 08:28

我和我的临沂小伙伴都惊呆了!

儿童不遗 发表于 2017-7-2 09:10

大人,此事必有蹊跷!

暗恋未遂 发表于 2017-7-3 11:50

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

我是我是妈生的 发表于 2017-7-3 15:20

成功者自救。

哈密哈密瓜 发表于 2017-7-5 16:16

好帖必须得顶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沂蒙精神:写在红色故土上的忠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