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很绅士 发表于 2016-2-21 11:19

淡出的年味,下代人还会在我们身边过春节吗?


      春节在盼望中又成了回味,对于我们这代人,忆不起,也伤不起,努力搜寻,想找些值得回味的年味,但脑海一片空白,真不知我们的下一代会怎么去欢度春节。

      父母在,家就在,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我们来说,虽说被迫住进县城,但心依旧时常牵挂着老家的一切,尤其当父母进入古稀之年,那种恋亲怀旧的情缘便随之产生,长年在外,回家看看也只是匆匆过客,一年到头,留宿的日子平时基本没有,故要想早点将放假的孩子送回乡下爷爷奶奶那,无奈因乡下没网络,现在的孩子根本过不惯那种“失重”的日子,只能等放假后赖到年28晚上才一家人往老家赶。

      儿时盼年腊月间就能感受到整个屋场联动:先是集体炒瓜子,炒花生,炒茴皮,再是挨家挨户杀年猪,由于操刀的师傅只有一位,他便是腊月间奔波在每家每户的常客,记得每帮一户杀一头年猪,主人都会送上一块肉作为感谢;再就是打糍粑,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组织在一起,先是一大家族人等糯米放入大木蒖里蒸熟,每人先用湿毛巾包上一砣,美餐一顿,再让五六个男丁每人一根粗木棒将糯米杵烂,挑到一个个模具里,等风干些后再用刀进行切块,这就是一块块糍粑的雏形;等到腊月二十七,就是乡下人磨豆腐的日子,也是以家族为单位忙开了,推石磨的专门推石磨,一般由青壮年人担任,放豆子的则由眼快手巧的小媳妇掌勺,随着石磨均衡转动,伴着“吱噶-吱噶”的音乐,石磨边的豆浆源源不断地涌出,滴在下面的木盆里,那场面,那音乐,其乐融融,负责专门下石膏水的则要掌控着整个流程,新年的豆腐都挺讲究,生怕下多了石膏一桌豆腐会“炸掉”,儿时陪伴大人打过年的豆腐,大人最担心“炸了”,而我则只想听到爆炸声,现在才明白,原来就算“炸掉”,也听不到声音,出锅的豆腐脑是每人都必须品尝的佳肴,放上几勺子糖,孩子们当然都喜欢-------

      而今的春节,当我带上红红的对联,灯笼赶回家,从车上搬出从超市里采购的物资,名目繁多的坚果,叫不出名的水果大人们也一点都不觉新鲜,由于老家做了新居,特意兑换了百元与十元的新钞,以防玩龙舞狮给些红包,有辞年的小孩可以讨个吉利,可一切都未能如我所想,这是意想不到的,回家欢度春节的乡亲倒不少,但都守候在自家,不是打打麻将就是一家人围着柴火坑聊天,小孩子们则拿着各种礼花房前屋后一个劲的欢呼,今年的暖春,也未见半个前来辞年的小孩,初二回岳父家拜年,也没有等到玩龙舞狮的上门----后来一打听,才知,现在的年青人都不呆乡下,以前玩龙舞狮的艺人开始老去,年青人都把城里当家了,传统的习俗已渐渐被年青一代淡化,在外务工让他们的思想更为新潮:腊肉可以随便买些,还可挑选,豆腐也不用再花费各种心思去制作豆腐乳、干子,想要哪个超市都可以买全,对于糍粑,好多年青人都不太爱吃,现各种进口水果,进口食品,远比糍粑好吃,压岁钱也演变成了网络红包,于是过年就成了亲属手机控的蹭网大赛,每个亲友团都有各自的微信圈,给两百的压岁红包还不如在微信圈发一半的微信红包刺激,就这样,年在大人们的叹息声中,年青人玩手机的沉默声中一层层淡化,真不知我们的下一代,他们会怎么去过春节,还会想着春节陪伴在我们身边吗?该不会有更高科技的水平,三D打印一个原形的人放在我们身边吧?------

      不管以后的日子怎么去过,总的来说,社会在进步,年味就在不断淡化,因我们再也不盼过年多吃块肉,多穿身新衣,大人多给点压岁钱了,我们盼望的只是一次亲人的团聚,无论再忙,陪伴父母在一起是最亲的。



属於你的天空 发表于 2016-2-21 11:20

楼主,我只是来混个脸熟的!

第一次给左手 发表于 2016-2-21 11:29

成功者善于放弃

一日就是一天 发表于 2016-2-21 11:36

LZ是天才,坚定完毕

我是妖怪 发表于 2016-2-21 11:53

无论是不是沙发都得回复下

我要一桶浆糊 发表于 2016-2-21 12:03

我也顶起出售广告位

朝三暮四郎 发表于 2016-2-21 12:37

好,很好,非常好!

脱衣不脱心 发表于 2016-2-21 12:42

支持,楼下的跟上哈~

吃兔子的胡萝卜c 发表于 2016-2-21 13:14

此帖光是标题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点进来一看更是创意十足,好帖配个好回复,我把这很有创意的回复留在此处,也算对楼主的帖子有个衬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淡出的年味,下代人还会在我们身边过春节吗?